close
 滿足記憶中的味道 仁愛頤養園為長輩上菜

 『頤養園的私房菜』 用食譜為老人照護機構寫下典範



  為了維繫健康,長輩就只能被迫吃的比較清淡嗎?為了方便吞嚥,長輩就一定要吃比較稀爛的食物嗎?台北市私立仁愛院結合全院長輩的經驗告訴您,以上的經驗談全都將遭到推翻。台北市私立仁愛院今日(10/16)邀請北市社會局局長師豫玲一同於仁愛頤養園舉辦『頤養園的私房菜』新書發表會,在該書中明確點明怎麼樣的飲食設計才能讓長輩不僅能吃得健康,還可以吃得美味。

 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標準,從民國82年9月起,我國即因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比例7%以上,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。而至目前,台北市高齡人口更是佔了全台北市民12%。也正因如此,我國高齡族群也逐漸獨立發展出多元化的居住、飲食及社工等專業照顧與文化,老人照護機構也相應而生,並日漸成熟發展。

  身兼台北市私立仁愛院董事長的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指出,一般認為,老年人因為年紀大,身體機能已逐漸退化。因此在飲食烹調上,大部分人為了長輩身體健康或方便吞嚥,多半會故意煮得比較清淡與稀爛,導致最後準備給長輩享用的食物,不是清淡的難以下嚥,就是鬆軟的幾無口感。長輩享受飲食的權利,就在這樣的刻版印象中被輕易犧牲。

  陳玉梅議員補充說,我國自古即有「民以食為天」的說法,也由於各地氣候與所生產的農作物不同,再加上各地的飲食習慣與烹飪手法彼此間的差異,各地飲食文化也素有『東酸』、『西辣』、『南甜』與『北鹹』之說,「飲食」早已是我國文化中重要元素之ㄧ。因應現今高齡化社會來臨,這樣的飲食文化內涵有必要更進一步加以深化,針對長輩的健康與美味需求,做更積極的規劃。

  陳玉梅議員說,仁愛頤養園除始終秉持著「要帶給長輩歡樂,要先抓住長輩的胃」,另一方面,也希望能讓長輩的私房菜不致失傳,所以過去特別企劃一系列的『長輩私房菜活動』,希望藉由長輩說明烹飪技巧、養生餐飲講師協助烹調,營養師進行專業整合,以解決長輩常說『是健康比較重要,還是我吃得下比較重要』的迷思。在重現長輩記憶中的美食時,也能讓長輩如何吃得健康、吃得美味。

  對此,台北市社會局局長師豫玲也深表贊同。師豫玲局長也認為,「唯有從長輩的飲食觀點去結合專業,才能在兼顧健康飲食及貼近長輩口味之間取得平衡。」師豫玲局長指出,針對長輩的膳食,應以先能引起長輩食慾為前提,在調配過程中再予以兼顧營養,如此對於長輩而言,方符合理想佳餚的標準。也因此,當初仁愛頤養園在籌辦『長輩私房菜健康飲食活動』時,社會局也就欣然同意補助,如今能成就『頤養園的私房菜』一書,社會局也與有榮焉。

  「記憶中的味道永遠最美!」陳玉梅議員以其本身長期長輩長期互動經驗表示,其實飲食在長輩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它不僅是一種生活基本所需,更重要的,它還可能反映了每位長輩各自不同的歷史記憶。每位長輩懷念的料理背後也一定都有著一個難忘的故事。為了抓住老人加記憶中的美味,特別於製作過程中加入長輩訪談,分享個人的心情點滴,最後都集結成了『頤養園的私房菜』這本書最重要調味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聯絡人:
吳存祥 2550-6899 、0968-139222
       林耀文 2658-2226#102 、0955-868178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 的頭像
   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

    梅花梅花滿天下~陳玉梅議員Blog

   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