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們服務處有一支二歲至五歲小童組成的小小兵團,每逢服務處假日舉辦活動時,都可看見他們童稚的身影穿梭其中。從進入盛夏開始,小小兵團卻全體掛病號。腸胃型感冒、腸套疊、腸病毒,常見疾病以及流行性疾病,小小兵團逐一經歷。現在讓我們藉由小小兵團的經驗,一起來認識打擊預防這些疾病吧!
◎腸胃型感冒
「腸胃型感冒」是指病毒性的腸胃炎造成腸胃的不舒服。
致病的原因:
1‧先吐後拉、糞便帶有酸味、合併輕度發燒者:輪狀病毒
2‧眼睛不適、發高燒、急性頭痛、腹瀉、噁心者:腸型腺病毒
3‧喉痛如刀割、口水難嚥、頭暈、發燒合併腹痛與腹瀉者:腸病毒感染。
4‧糞便帶血、腹脹嘔吐合併高燒者:應為沙門氏桿菌,須立即送醫。
嘔吐腹瀉衛教須知:
1‧嘔吐後半小時內暫勿進食。減少油膩性食物,暫時先不吃固體食物及避免過量飲食。
2.‧多補充水分、果汁、清湯。可以喝加水的運動飲料和果汁,暫停乳製品。
3‧第二天起觀察腹瀉改變情況,可逐漸恢復飲食,先改為流質→稀飯→軟質。
◎小兒腸套疊
小兒腸套疊是一段近端腸子套進遠端腸子內腔造成腸阻塞,通常是小腸套進大腸,套進時間太久腸子會壞死,引起腸穿孔、腹膜炎。
發生的原因:
祇有5~10%的病例腸子發現有解剖學上的異常,如腸子長美克爾憩室、息肉,其他的病例原因不明。小兒腸套疊有流行的現象,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。可發生在任何年紀,以三個月到三歲較常見,特別是六個月到一歲的健康嬰兒。
發生症狀:
如果三個月到三歲的幼兒,表現典型的三合一症狀:陣發性的哭鬧、嘔吐,加上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內有一香腸狀的硬塊,即能診斷。所以最好能在開始陣發哭鬧時即警覺到此疾病的可能性, 趕快藉腹部超音波做正確的診斷,腹部超音波檢查相當迅速而且診斷率很高,才能增加鋇劑灌腸解除術成功的機會。如果利用鋇劑灌腸解除術失敗,或診斷時已有腸穿孔、腹膜炎就必須接受外科手術。
◎腸病毒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。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,通常在夏季、初秋流行,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,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病例出現,但仍以夏季為主要流行季節。
發生原因:
腸病毒是經由接觸、飛沫傳染,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,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清洗不易,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。一般而言,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。感染病毒後大約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,但是大多數感染者,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,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。
發病症狀:
典型症狀為口腔、手掌、腳掌出現水泡、潰瘍,可能合併發燒。病程為七至十天。極少數個案,特別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麻痺等併發症。若病患為五歲以下幼童,應該要提高醒覺,特別是出現不尋常的嗜睡、肌躍型抽搐(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)與持續嘔吐等,都必須馬上就醫。家長應該要特別注意,讓得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(可以喝奶昔吃布丁等等),因為小朋友常因口腔的水泡及潰瘍疼痛導致不願意吃東西及喝水,久了會造成脫水的現象。
以上三種疾病最好的預防方法,不外乎勤洗手!洗手有正確五步驟喔!
參考資料來源:http://www.khjh.kh.edu.tw/healthy/new_page_30.htm
http://www.babydoctor.com.tw/intussusception.htm
http://www.cdc.gov.tw
- Jul 21 Wed 2010 15:57
小小兵團遇勁敵‧夏日腸病毒橫行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